残疾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就业对他们而言是融入社会的立命之本,因此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同样重要。受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缺失是制约青少年残疾人充分就业的重要原因,接受特殊教育的青少年残疾人就业需求差别各异,当前特殊教育的职业技能培训还不能充分满足和适应他们就业和融入社会生活的需要,应是特殊教育提升的重要内容,同时相应的就业扶持政策也亟待加强完善。对此,建议:
一、推行职业培训工学相结合。青少年残疾人由于身心发展的局限和接受基础教育的薄弱,加之目前特教学校职业技能培训类别少、针对性不强,学校与企业在职业培训方面的合作不够广泛和紧密,有些培训内容在学校难以得到实际操作的训练与就业指导。要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必须有足够的技能实践操作训练。校企结合、工学结合是提高青少年残疾人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关部门要引导支持特教学校与企业建立起紧密合作关系,建立起工学结合学以致用的青少年残疾人职业培训机制。
二、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从学校到就业。盲、听力、言语、智障等残疾青少年接受特殊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能通过就业自食其力,融入社会生活。特教学校职业培训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相适应的培训课程,进行不同的技能培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一技之长,为就业创造条件。同时有关部门应制定开辟适合青少年残疾人的职种,采取定向招录安排就业的政策,实现特教学校的职业教育与就业相衔接。
![]() |
![]() |
![]() |
![]() |
![]() |